浙經院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教育部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工作試點對話會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作者: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點擊數(shù):3
學黨史 講黨史 用黨史
——浙經院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暨教育部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工作試點對話會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推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集體備課工作,3月30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教育部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工作試點對話會在我校舉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教育部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工作試點對話會
會議特邀中國人民解放軍大校、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紅色管理首席專家李凱城先生作主題報告,邀請了來自全省各所院校的90余名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思政教研部主任和思政課骨干教師參會,會議由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部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試點院校)、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論課梁麗華名師工作室主辦。

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駱光林致辭
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駱光林熱情參會并致辭,駱書記向與會老師們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情況、發(fā)展成就及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建設成果,特別推介了學校依托省國資委黨校和物產中大國際學院雙雙落戶我校的特殊優(yōu)勢扎實推進產教融合的創(chuàng)新實踐。駱書記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浙江要發(fā)揮“三個地”的優(yōu)勢,在傳承學科發(fā)展、推動黨史學習進校園、講好黨的故事等方面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希望以這次研討會為契機,打造一個高層次、品牌化、綜合性的共建共享共贏的交流平臺,為講好思政課、使革命星火代代相傳作出重要貢獻。
黨委書記駱光林為李凱城先生頒發(fā)聘書
報告會前,駱書記為李凱城先生頒發(fā)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特聘教授聘書,進一步加強我校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我校黨史教育的理論研究水平,完善雙高建設外聘師資力量。
李凱城先生作主題報告“我們如何學黨史,講黨史,用黨史”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副會長李凱城先生為大會作主題報告“我們如何學黨史,講黨史,用黨史”,李會長依托其多年黨史教育及紅色管理研究與培訓實踐的深厚積淀,運用生動、翔實的史料及大量成熟的實操案例,圍繞如何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與形式方法,作了一場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淺出的精彩報告。李會長指出,黨史學習教育要達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的,必須強調將黨史學習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研究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結合起來等“五個結合”。必須創(chuàng)新形式與方法,要區(qū)分對象層次,分別設定具體學習目標;要活用案例教學、研討教學、訪談教學、沙盤教學、視頻教學、現(xiàn)場教學等各種方式,著力解決黨史學習教育怎么學、怎么講、如何組織等現(xiàn)實難題。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龔培博士作主題發(fā)言 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鮑旦穎作主題發(fā)言
會議交流階段,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龔培博士和浙江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鮑旦穎兩位老師分別作了“面向未來:思政課理論研究的問題域、發(fā)展路徑和歷史使命”和“用活黨史‘教科書’,上好新時代思政課”主題發(fā)言。龔培老師指出,闡釋好“中國道路”,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發(fā)展,是人文社科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目前人文社科相對滯后,又面臨著顛覆性技術帶來的諸多挑戰(zhàn),因此思政課教師應找準思政課的基礎和切入點,講述歷史、講述真相,再加以哲學提煉和論證,堅持論從史出,借歷史反思現(xiàn)實、觀照未來,從而歷史地書寫本民族的信仰和復興密碼。鮑旦穎老師基于學黨史、講黨史的學習、教育實踐感悟,提出大學思政課講黨史,應重在增強學生使命擔當下功夫,要從黨史故事教育上升到本質探討,最終以真正培養(yǎng)大學生的歷史思維和歷史觀為目標。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房欽憲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彭帆
浙江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趙書琴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崔春
互動交流階段,與會老師踴躍提問,李凱城會長以其淵博的學識、深厚的學術功底、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黨史學習教育培訓經驗,對老師們提出的“歷史上的敏感問題如何把握”“黨史教育遭遇學習中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如何破解”等問題,一一作了深刻、全面、客觀的解答。最后,大會在一片飽含敬意的掌聲中意猶未盡地結束。

紅船行百年,風華正青春。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教育部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工作試點對話會,既是動員令,又是沖鋒號。重溫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學黨史、講黨史、用黨史,思政教師責無旁貸。立足課堂主渠道,講好黨史,上好思政課,培養(yǎng)具有堅定理想信念、愛國愛黨、敢做善成的大學生是廣大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所在,也當是心所向往。
文稿:楊興江 編輯:房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