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書》作者經(jīng)院談人生
發(fā)布時間:2019-02-28 作者: 來源:宣傳部 點擊數(shù):2
西藏自治區(qū)扶貧先進個人、中國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貢獻人物獲得者陳人杰,2月26日下午作客浙經(jīng)院第14期崇學大講堂,向師生講述援藏7年的親身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
報告會上,校黨委書記駱光林為其頒發(fā)《浙江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德育導師聘書》,陳人杰則向校方贈送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獎的新著《西藏書》。
陳人杰,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2012年由央企中信集團派出援藏。
作為援藏干部,陳人杰任西藏那曲市委副秘書長、申扎縣委副書記。在這個年平均氣溫-4℃、最低氣溫-39℃的純牧業(yè)國家級貧困縣,他援藏7年,援建了8所村級幼兒園,被贊為“幼兒園的牦牛”。
作為著名詩人,他曾擔任西藏歷史上首部大型史詩性音樂組歌《極地放歌中國夢——紀念中央對口援藏20周年晚會》的文學總監(jiān)和詞作者,出版詩集《西藏書》2018年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提名獎。
聲情并茂的詩歌朗誦,貫穿了當天講座的始終。講座中,他以直觀的圖片、詳實的數(shù)據(jù)、抒情的文字為手段,既講述了甲崗雪山的巍峨、羌塘草原的荒涼、高原天氣的惡劣、牧民生活的艱辛,又講述了在西藏調(diào)研和扶貧的親身經(jīng)歷和“援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的思考,還講述了用無數(shù)個不眠、缺氧之夜煎熬出來的文化援藏創(chuàng)作經(jīng)歷。
“愛心援藏和文化援藏都是本人‘無中生有’多出來的事,其實功成不必在我,而是靠集團及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生存價值,是由努力和心態(tài)決定的;而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是由其情懷和境界決定的。”
“我始終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以越是艱苦的地方就越走在前面。我始終覺得為貧窮老人帶去慰問金,給孩子帶去新書包,給身患重病的牧民掏點錢,這一切都是我的福分,因為錢還能用到刀刃上!”
“我深感自己的血液和文字已融入了西藏這片土地和人民。文字永存,精神永生,所以孤旅忠魂被一一寫進我的詩和歌詞里,相信這些表里如一的文學力量就像格桑花開遍高原,一年一年煥發(fā)著新的生機,為弘揚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繁榮文藝創(chuàng)作作出新的貢獻。”
雖然講座長近3個小時,但前來聽講的學生干部、學生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和輔導員們沒有一人提前退場。真誠而富有詩意的“金句”,還不時引來雷鳴般的掌聲。
主持會議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梁麗華說,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號召廣大師生學習援藏干部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學校聘請援藏干部陳人杰擔任德育導師,并在崇學大講堂傳播“援藏精神”。從報告效果看,起到了為學校“雙高”建設提振精氣神、激發(fā)正能量的作用。
(文/陳紅松 圖/謝一嵐)